来看看这编古晉美食报道:
“寫成“粿汁”,是為了忠於原著,對古晉人而言,“粿雜”、“粿什”才是最熟悉的字眼。
走在古晉的街上,處處可見賣粿汁的攤子,即便是全馬其他潮州人聚集的大小城鎮,如北馬檳城,南馬新山、麻坡和峇株巴轄一帶,甚至越過長堤去到新加坡,也未曾見過此番潮味十足的滿城粿汁景象。
由於製作工序繁瑣,通常這道傳統小吃都不會出現在家庭食譜上,要吃都得走到街上去買。所以即便是潮州人,尤其是年輕一代,如果不是生活在上述潮人比較聚集之地,有攤販開業售賣的話,那肯定少有嚐過這道原鄉風味,對於其他籍貫人士,粿汁更無疑是個陌生名字。
粿汁源自潮汕地區,是著名的潮州風味小吃,由粿片、滷湯和滷味(滷料頭)3部分組成。粿片類似一般粿品,以米漿製成,在製作程序上分為炊蒸和煎烤兩種。前者就如一般粿條做法一樣,將米漿炊蒸成片,只是粿條切成條狀,而粿片則切成三角形,不過現在多以機器製作,通常都切成四方形狀;而後者則將米漿攤在平底圓鍋上煎烤成片,然後掛到竹竿上晾乾,再剪成三角粿片備用。至於滷料頭,常見的有滷豬腸、滷肉、滷豬頭皮、滷鴨肫、滷蛋和滷豆乾等,滷湯當然就是滷料時的湯汁了。 ”
點看全文: 星洲网Sinchew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